送麒麟

时间:2016-04-12 09:00

【历史渊源】

每到过年的时候,往往看见一行人敲锣打鼓吹拉弹唱,组成队伍走村串巷,挨家挨户拜年,前面的一个人手中端着筛子,喜气洋洋地在门前吹拉弹唱一番表达祝福之后,主人家都要给喜钱、干果、糖饼之类。表达谢意之后,又向下一家进发。这就是送麒麟。送麒麟又叫“唱麒麟”,形似凤阳花鼓,发源地之一是六合。据镇江“三套集成”和《江宁县志》记载,送麒麟是从江北传到江南去的。

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与龙、凤、龟合称四灵,被视为吉祥物。雄为麒,雌为麟,合称麒麟。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童年丧母,流浪乞讨,曾流落六合金牛山,给人家放牛。因生性调皮,伙同同伴宰杀一头牛烧烤吃掉了,将剩下的牛头牛尾悬挂在山前山尾,谎称牛钻进山洞了。“杀牛悬尾”故事就是出自此地。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史臣给他写传记,但对他童年乞丐的往事不敢直言。有人献策说,把这段经历写成朱元璋当年自扎麒麟花灯在过年时给人家贺新年换取钱物,美化他童年乞讨经历是送麒麟,是送吉祥而不是乞讨。

据明代学者李诩所述,一次朱元璋出宫,观察民间过年景象,看到村野有鸣锣打鼓跳唱乞讨的(即送麒麟),就“命翰林撰词,使城中为之”。于是这种送麒麟形式就从乡村发展到城镇,流传开去。



1982年,合肥市文化局在巢县炯炀河发现的《正堂陈示》碑文记载,曲艺类额门歌(唱门子),形成的 时间下限是同治七年。六合地区送麒麟究竟起于什么时候,虽然无文字记载,但从六合洪山戏历史来看,应当创办于清同治年间,其第二代艺人郝余洲、袁思兰、何崇亮、周家贵合称四大台柱,花旦张云鳌、小生彭宪章等名角都有过送麒麟的经历。六合马集大圣村老艺人李云龙的回忆中说他的爷爷李福恩(顺治年间出生)、父亲李忠贤(同治年间出生)、母亲竺兰英都从事过送麒麟活动,迄今已有一百年历史。瓜埠镇也曾有过送麒麟活动,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还有这种活动,这种活动的组织者是政府、村委会。

【基本内容】

送麒麟是六合盛行的贺年风俗。组织形式是由35人组成的合唱队,有男也有女,其中一个挑箩筐(或持筛),专门负责送麒麟活动,收取户主赠送的赏钱、食物,其余主唱、合唱、对唱等。

表演形式以演唱为主,佐之锣鼓节奏、过门曲调(麒麟调),经演变,这种调子有七字调、洪山调等。解放后,这种乞讨形式基本消失,但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仍存在于民间娱乐活动当中,唱法有所改变,增加了合唱、对唱、串唱,含有表演成分的边唱边舞和简单的化妆,形式由呆板变得更加活泼,富有一定的艺术性。

它的演唱内容有师徒口传固定本。也有不用古代版本的,如针对各门各户、各行当的词语,表赞美、祝福语、吉祥话。比如:“到府上,府上正是好地方;前边栽的是千棵柳,后边栽的是万棵桑。千棵柳上拴骡马,万棵桑上歇凤凰,凤凰不落无宝地,状元郎出在贵府上。”特色正是,即兴即情即唱即演,讲机智,人称“急口才”。这种唱法没有固定版本,但灵活、生动,往往能赢得赞扬、喝彩。

送麒麟的另一特有的形式就是“麒麟送子”。灯节期间,受邀到不孕不育人家举办“麒麟送子”仪式,唱艺人与不孕夫妇先将麒麟彩灯一路吹奏、弹唱送到寺庙,供香拜佛,请求神灵保佑,再将麒麟彩灯送到邀请人家厅堂,香烛礼拜后,在吹奏弹唱将麒麟彩灯送到卧室,挂在床头架子上。现在麒麟送子已演变为婚礼上的一项喜庆节目了。



送麒麟原先属于贺年乞讨艺术,后演变为贺春风俗,时间由年内初五延长到正月十五,也参加“打春”活动,继而发展到贺婚、祝寿、庆典(如起房子洗泥)等仪式活动中。

原生态送麒麟不化妆,乞讨本色,后演变为有服饰、头饰。演唱样式上,原来是清唱,后加入乐器,人数增加且有唱和伴乐分工司职。演唱注入表演色彩,互动性增强。演唱曲调和内容上,除保持老式腔调,还吸收了民间小区,如“杨柳青调”、“过山音”等。唱词原先以说唱为主,后加入了戏剧内容,如“十三乐古人”、“梁山好汉”、“三国英雄”等历史故事。

送麒麟根在六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转折点:一、抗日战争时期,宣传抗日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解放战争时期,组织发动群众争取早日解放;三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宣传抗美援朝、土改、婚姻自由等。

【主要特征】

1、是一种从前贫苦人用于乞讨的艺术形式。过大年时,人们忌讳穿破衣裳的叫花子上门乞讨,于是用送麒麟彩灯等演唱吉利词曲的方式,变乞讨为送吉祥,来过年关的求生方式。

2、唱腔欢快,唱词幽默诙谐通俗易懂。

3、演唱样式简便,人员机动,行头有锣鼓、吹奏乐,有单唱、和唱、合唱。

4、新曲词与时俱进,是它传承不绝保持活力的根本,也是由乞艺到民间曲艺、由流动演唱到登堂入室转变的缘由。

5、有明显的六合地域特征,传唱的人多,群众基础好,喜闻乐见,风行不断。

6、由民间艺术参与到时代重大历史事件中来, 反映时代主题是难能可贵的。